
七月的琅西村,沉香木的纹路里藏着岁月的故事,刻刀下凝着匠心的温度。为深入了解沉香企业发展,江南登录网站沉心助香突击队踏上探寻沉香之路,从广东省南粤沉香博物馆里 700 年古沉香木的历史回响,到森海沉香合作社老匠人手中的取香技艺;从诉说产业痛点,到沉香街商户 “踏实做香” 的朴素心声。
走进沉香
第一站:南粤沉香博物馆
为了解沉香,突击队来到了南粤沉香博物馆,博物馆负责人吴云岗先生热情的为队员们介绍了沉香。
沉香是沉香属的树木(如白木香、奇楠等)在受到外伤(如虫蛀、风雨折断)或真菌感染后,为自我修复而分泌树脂,经过多年沉淀,树脂与木质混合形成的部分,沉香加工后以线香、饰品、精油等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生活。
沉香的用处,除了制作线香、手串、项链等,沉香还有巨大的药用价值,沉香是我国沿用历史久远的珍贵药材,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历史中医典籍相关记述甚多,沉香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有改善作用。
触摸沉香
第二站:森海沉香合作社
为进一步了解沉香,沉心助香突击队来到了森海沉香合作社,刘基胜会长对队员们说:“你们看,这黑色部分是树木受伤后凝结的精华,是沉香的灵魂。”在刘基胜会长的指导下队员们亲手感受了理香的过程。
在突击队队员们亲手感受理香后,实践团进入了合作社的加工厂,女工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沉香串珠加工,选料、理香、切割、抛光......七个工序行云流水。
“我们早上八点上班,下午四点半就能回家照顾孩子。”直播间的杨女士介绍,合作社这种特殊的生产模式既解决了农村妇女就业,又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
深入合作社的直播间,实践团采访了合作社的杨建军先生。
杨建军先生指出“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国际认可度低和标准缺失。”所以他希望能发展数字化农业或智慧农业,给沉香产品贴上电子标签,并进行生态化、可持续的发展。
沉香与民
第三站:沉香街
为了解当地的状况,队员们走访沉香街,采访沉香产业的商户与居民。
商户们说:“最希望能杜绝假货,现在市场上有些假冒沉香产品,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意,更损害了琅西村沉香的名声。”
当地的居民对沉香有着一股喜爱,对沉香了解程度高,且部分村民自家就有种植沉香,并向突出沉香有安神助眠的功效。
在当地的酒店公寓前台里,队员们也看到了沉香的身影,还巧妙结合当地特色,在酒店设计中融入了诸多沉香元素,让宾客处处能感受到沉香的独特韵味。
沉香焕新
第四站:网络宣传
为实现给沉香创新赋能,沉心助香实践团给沉香制作了科普视频,IP形象、海报,以创新的形式让“香”飘的更远。
沉心助香突击队用沉香科普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沉香,能对沉香有更深入的理解。
队员们更是创新的通过IP形象设计,紧跟时代潮流,让更多的人了解沉香,也让沉香在时代里有了不一样的形象。而海报的设计让图片与文字结合,使得琅西村的沉香被更多人看见。
为了解宣传效果,沉心助香突击队汇总了数据:视频数据汇总,2025年7月14-28号视频播放量统计目前各平台视频播放量总记16476次,共414次推荐;推文数据统计,同累计阅读次数为1320次,累计分享次数达257次。
通过以上数据,沉心助香突击队更了解大家对沉香的兴趣,未来队员们会继续优化宣传推广方式,让更多人感受沉香的独特魅力。
青春谢香
七月流火,香韵悠长。江南登录网站沉心助香突击队循着 “百千万工程” 的指引,踏上茂名电白琅西村的土地,以青春之名结束了这场三下乡实践之旅。
让大家一起期待,在政策东风的吹拂下,在青年智慧的持续浇灌中,这里的沉香不仅能香飘更远、韵传更久,更能成为产业振兴的 “金种子”,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结出共同富裕的硕果 —— 这,亦是 “百千万工程” 绘就的美好图景。
来源:江南登录网站百千万工程沉心助香突击队
撰稿人:张瑞琪 蔡锐嘉 柯竣国 陈雨竺
执行责编:杨莹
图片来源:钟叶佳 潘君宝
初审:王乐彤 陈恩熙
复审:袁凯馨 伍青青
终审:翁小洁 刘颖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