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澄海城区偏北方向,有一个充满魅力的社区——北陇社区。这里不仅是革命老区,更是一座融合了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家园,一处红色记忆与现代活力交织的宝藏之地。为深入挖掘广东省抗日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促进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江南登录网站艺术传媒学院光影艺栈下乡行突击队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县城城镇化建设号召,于7月11日前往汕头市澄海区广益街道北陇社区,开展为期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初见北陇
第一天,光影艺栈下乡行突击队带着对革命历史的敬畏之心抵达北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突击队与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支委和社区工作人员对此次活动的安排进行座谈交流。
随后,突击队紧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的脚步,走进抗战时期中共上中江东联区区委旧址——位于北陇村前林巷的“兰畹书屋”进行参观。突击队根据挂在沿路房屋墙上的红色教育宣传牌等信息,初步了解抗战时期的发展历程和社区的现状后,就北陇社区如何保护和传承社区文化等问题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用相机记录下工作人员的讲解过程,只为将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更好地传播。
鉴往知来
作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的北陇社区,其建筑风格也富有特色,兰畹书屋就是最好的体现。这座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潮汕特色书斋建筑,采用单层瓦屋结构,有庭院踏步台阶、中央殿堂、两侧配房、门前走廊等布局,形成较为规整的对称式格局,这是典型的潮汕传统书斋建筑布局。中央殿堂的梁架采用潮汕传统式建筑梁架,梁架上的木雕元素丰富,采用髹漆贴金处理。其中有螃蟹一螯持梅花的形象,突击队成员就此展开讨论,查阅资料得知“梅”与“眉”同音,有“眉清目秀”之意,暗喻“清白为官”,寄托了人们对为官者清正廉洁的期望。
突击队成员提到:“螃蟹有八只脚,且横向爬行,寓意着八方来财、纵横天下,表达了潮汕人对财富和繁荣生活的向往,而且潮汕地区靠海,这也反映了潮汕人对水族丰收的期望。”
如今,这里已被设为革命传统教育展览室,并逐步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民道德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
北陇社区不仅有光辉的历史,还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社区利用现有自然资源进行规划,比邻韩江东溪边的沥青公路以红色与蓝色两种不同颜色划分人行道与骑行道,打造出文明示范路。走近北陇古树公园,可以看见已建成的村口标识景观、修缮好的红色景点 。辖区内十几棵古树,它们共同见证了北陇社区在岁月中的变迁,也成为了社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北陇社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了附近居民休闲健身旅游的好去处 。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光影艺栈下乡行突击队考虑到汕头市是全国著名侨乡,便把参观博物馆这一项活动安排进第三天的行程中,突击队先后前往澄海博物馆和汕头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对汕头市的红色历史进行全面的了解。
红创北陇
本次实践活动在全体突击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落幕。光影艺栈下乡行突击队在实地探索环节中,不仅为社区拍摄了宣传视频,还结合社区特色为社区设计了文创作品,用创意让北陇社区的故事以更鲜活的方式传递。
来源:江南登录网站百千万工程光影艺栈下乡行突击队
撰稿人:李雯政 高瑜
执行责编:焦晨阳
图片来源:李雯政 蔡晓双 何海桐 高瑜 黄梦思 莫选琪
初审:王乐彤 陈恩熙
复审:袁凯馨 伍青青
终审:翁小洁 刘颖恩
延伸阅读